常州跻身全国城市创新环境第七位解读(上)

2006-11-02 00:00:00 947
“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用新理念、新方法、新环境,开创常州加快发展新境界。”在国庆长假后第一个工作日召开的建设创新型城市推进大会上,市委书记范燕青对全市干群提出的殷切期望犹在耳际。10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全国企业创新专项调查结果:根据综合评分,全国创新环境前十位城市分别
常州涂料网
是:上海、杭州、青岛、深圳、苏州、北京、常州、烟台、广州、绍兴。

  城市创新环境评价,不仅关注一座城市现实的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更重要的是对城市未来发展内涵有了一个更好的引导作用。

  创新环境全国第七!凝结着350万常州人民的骄傲,更坚定了人们对常州美好前景的信心。

  实力关注的是成就,创新瞩目的是未来。

  【数字印证创新实力】

  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苏南模式”缔造者之一,曾创造过“小桌子上唱大戏”、双手舞出“八条龙”的常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擎创新大旗又一次勇立时代潮头。

  创新能力的提升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更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灵魂。这样的一组数字,是对常州创新环境最细微、最生动的诠释。

  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科技进步对工业和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44%和56.58%;R&G占GDP达1.67%……常州的科技创新以实力走在了江苏前列。

  据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先后开发国家重点新产品135只、累计达480只,开发省高新技术产品764只、累计达1218只。过去五年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30%,2005年达到1140亿元,是2000年的4.6倍,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3%。全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达1200家,占全市制造业企业30%,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率超过20%,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316件和233件,累计达12505件和8238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08件,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

  强大的创新能力源于日渐壮大的优秀创新人才队伍。市科技局局长张跃说,目前全市每万人中拥有专业技术人员537人,比“九五”末增长24%。全市引进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人才达753名,其中有博士学位的37名,归国留学人员154名,他们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

  正是在他们以及全市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在“十五”期间共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677项,其中国家级381项,获上级科技拨款2.8亿元。其中,国家863攻关计划11项、省级以上高技术研究、攻关计划97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89项、省重大成果转化资金项目9项,项目累计实现销售收入960多亿元,利税210多亿元,有力促进了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

  【政策孕育创新环境】

  跻身中国城市创新环境前十位,常州又多了张城市名片,增强了软实力竞争的砝码。

  纵观常州经济发展脉络,“科教兴市”贯穿始终。今年8月召开的市第十次党代会上,市委、市政府更是将“建设创新型城市,增强综合竞争力”列为“五大建设”之首。明确提出,通过10年左右的艰苦努力,建成创新特色明显、创新能力强大、创新资源汇聚、创新氛围浓厚的创新型城市。

  政府是创新土壤和环境的提供者,是孕育创新环境的主导力量。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常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常州市海外留学人员创业资金管理办法》等10余个规范性文件,在全社会营造出浓烈的创新氛围。其中今年7月出台的《关于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意见》夺人眼目。该《意见》的40条措施囊括了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科技创业等10个方面。

  一位企业家认真研读了《意见》后说了四个字:“非常务实”。比如,“企业可按当年实际发生技术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单独管理,不提取折旧;对新建国家级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的企业,政府奖励50万元;国家高新区内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利年度起两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等。

  此外,我市还实施科技投入“三年倍增”计划,专门设立每年2500万元的软件园发展专项和1000多万元的区外高新技术企业奖励专项。通过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引导,激发企业技术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目前,我市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达到18.38亿元。

  孕育良好创新环境的推动力不仅来自市委、市政府,还来自基层党委政府。新北区孟河镇近三年来以政策为先导,鼓励该镇企业积极与国内大中型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对接,并为企业搭建起科技服务平台。以政策营造出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系统,2004年以来,该镇已有14家企业获得技术创新奖。技术创新不仅擦净了一度厚厚覆盖在“孟河汽摩配”这块金字牌匾上的尘埃,而且还带动了电子、电信器材产业的迅速萌生,该镇的“德普电器”被国家电力部门确定为指定产品。

  正如市委书记范燕青所指出,创新的动力不仅仅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密集程度,更取决于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因。各级政府要通过营造创新的“小气候”,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丰富养份。

  【服务激发创新活力】

  科技型企业在创业之初往往很弱小,需要政府给予热情周到服务与扶持。对此,奥伦特网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夏志杰博士深有感触。

  数年前,夏志杰单枪匹马从美国来到常州高新区开始他的创业之旅时曾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高新区有关部门对他的关照大大出乎预想:“公司没有开办前,高新区科技局领导看到我一时无处落脚,干脆就把自己的办公室腾出来,我是用他们的电话联络客户,迈出了创业第一步。”更让夏志杰感动的是,高新区按照扶持科技创新企业的政策,从相关基金中拨款10万元支持他创业,并帮助他的“有线电视网络实时监控系统”获得了国家人事部的项目资助。近年来,仅常州高新区为该区留学创业人员创办的企业引进融资资金1600余万元,减免房租和税收500多万元。

  正是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免费房租和数额不过10多万元的扶持资金,让许多企业度过了连薪水都开不出的初创时期,进入了高科技企业特有的爆发式增长。

  连续8年被评为优秀科技企业的常州盛士达汽车空调有限公司,11年前还是一家蛰居于200多平方米土坯房里,为生存忙碌的小企业,在各级政府的扶持和孵化下,如今,盛士达的产品已进入美、法、德、西班牙、日本等11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江苏省最具投资价值的企业之一,企业主要产品覆盖了包括奥迪A6在内的国内所有中高档轿车市场。今年,盛士达投资3亿元开工建设宝盛园,大举进军旅游业,开始了新一轮大发展。

  中科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这些著名大院大学大所对许多想与之攀亲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来说可望而不可及。

  企业所急,政府所想。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与清华、北大、中科院、国防科工委、南大、东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举办中科院科技成果(常州)展示洽谈活动等重大产学研活动51次。累计引进可供转让的科技成果2.3万项,实现技术贸易额29亿元,成功转化了“国产网络计算机产业化”等一批科技项目。同时,还与日韩、欧美以及独联体等10多个国家建立了国际科技合作渠道,引进转化了“纳米TiO2在充电池中的应用”等国外先进科技成果40多项,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进国外新品种100多个。

  与此同时,我市还鼓励企业与大院大学大所共建研发机构,推进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目前全市共建科研机构127家,其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家,企业技术中心78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14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个,企业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3个,累计开发成果220项,申请专利139项,获授权专利64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

  同时我市还完善了以“一网五平台”为主体的创新服务平台,引进、培育了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中心、科技信息中心、专利代理、科技投融资、技术贸易等112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累计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科技投融资等3000多项服务,去年全市科技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7亿元。

  企业是种子,政府要为种子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提供最佳的阳光、水分和营养。凡是可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服务平台,政府都一定要想方设法搭建起来。正是这种全心全意服务企业的发展理念,孕育出在全国鲜有比肩者的“常州创新环境”。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