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中国涂料业达到世界一流

2009-10-09 00:00:00 190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作为为其配套的涂料 工业从一个极不引人注目的小行业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各领域必不可少的重要行业。经过几代人的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涂料生产国和消费国,进入到世界涂料行业发展的主流。   纵观我国涂料工业60年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即新中国成立到1958年的恢复阶段、1959年到1978年改开放前的稳定提高阶段和1979年至现在的迅猛发展阶段。可以这样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涂料工业才真正起步,1950年至1951年先后组建和扩建了北京、西安、青岛、湖南建湘、哈尔滨等一批国有涂料生产企业,形成了我国涂料工业的基础。   1958年以后,每年在涂料产量增加的同时,涂料品种也在不断增加,许多合成树脂涂料相继问世,改变了我国涂料的品种结构。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GDP每年保持7%~9%的高速发展,支撑了涂料工业的持续高速发展。这期间,涂料行业逐步实现了从市场经济建立的起步期向市场经济完善期发展的历史跨越,在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变革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下面一组百万吨产量的变化数据直观地反映出涂料行业发展的轨迹:从1949年的7183吨增加到1992年的100万吨用了43年;从1992年的100万吨到2002年的200万吨用了10年;从2002年的200万吨到2004年的近300万吨用了2年时间;2005年、2006年、2007年几乎每年都以百万吨速度增长;2008年产量达到638万吨。   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值得浓墨重彩的是科技创新对涂料行业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提升。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加速了涂料产品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满足了市场日益多样化、个性化、人文化的需求。从而使我国涂料工业实现了量的突破后,又实现了质的变化。与此同时,技术创新体系逐渐建立,至目前全行业建立了国家级、省级涂料工程技术中心和实验中心已达数十个,已批准运行的博士后工作站6家。不少企业还承担了国家级科研攻关项目,并获得了科技成果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从零点起步的船舶涂料,现已具有长效防污期达5年的系列产品,并漂洋过海;“神五”、“神六”、“神七”飞船所用的涂料全部为中国制造;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工程采用的是国产氟碳涂料……这些表明,我国涂料技术水平在稳步提高,并逐步与世界先进水平靠拢。   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可圈可点的是体制改革给涂料行业带来的深远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我国涂料行业是以国有企业为主体,以集体企业为补充的二元结构。企业分布具有政府统一规划,全国布点的特点。改革开放后,国有涂料企业通过国有资产的退出和部分退出,走股份制道路,并通过资产整合,资产重组,兼并,企业并购等方式形成了一批较有实力的企业;新兴的民营企业,以灵活的经营方式、各具特色的产品优势和经济地理优势,也形成了一批颇具规模的企业群体;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这种变化,使我国涂料行业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不仅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以国有企业为主体,集体企业为补充的二元所有制形态结构,也从市场经济发展初期以国有、三资、乡镇(以后为国有、三资、民营)企业为主体转为明晰的三足鼎立的局面,渐变为目前资本多元化,资产结构多元化,多种所有制共存的局面。目前,我国企业分布结构已初步形成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为主体的三大涂料生产基地,区域分布格局已逐步稳定。   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能不提到的国际化缩短了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外政策的逐步放开,我国涂料行业以当时的国有企业为主展开了技术引进和合资的浪潮。同时,国际上一些涂料大公司,看到我国改革开放后的潜在市场,先后以技术转让、补偿贸易、建立“三资”企业等形式进入中国。尤其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涂料行业成为完全对外开放的高度竞争性行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民族企业”与外企在竞争合作中获益匪浅。国外企业高效的管理、强大的资本、先进的营销理念、对高品质的追求、产品的系列化等,促使我国涂料工业朝着高速、可持续方向发展。目前,世界知名涂料公司都在我国建有合资或独资生产厂。   60年风风雨雨,涂料工业与新中国一起走过。目前我国虽已成为涂料大国,但还不是涂料强国,当前国家一系列的宏观政策,为涂料行业的产业升级、行业整合、结构调整、战略转型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