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墙涂料耐沾污性试验的影响因素

2011-08-17 09:46:21 166


 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1-2是以合成树脂乳液为基料,加入颜料、填料及各种助剂配置而成的水性涂料。由于其低能耗、对环境的低污染、无火灾危险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被广泛地应用于外墙面的装饰和保护。另外外墙乳胶漆色彩丰富、施工方便、维护方便、自重轻、安全可靠、因此正逐渐取代面砖成为我国外墙饰面材料的主导。然而耐沾污性严重不足已成为我国外墙涂料推广应用的重要难题。如何去判别外墙涂料的耐沾污性是否合格,杜绝不合格的产品应用于外墙面,其检测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目前对于耐沾污性检测国家采用的标准是GB/T9780-2005《建筑涂料涂层耐沾污性试验方法》,经过多年实践,发现这个方法标准本身的测试误差大,重复性差。因此在检测过程中对于任何影响因素都不能忽略,需加强各个环节的控制。本文针对影响耐沾污性检测的各种因素进行了一次尝试性的探讨。

    1.耐沾污性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采用配制灰作污染源,将其制成悬浮液,用涂刷法将其附着在涂层试板上。用规定的水压、水量,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均匀冲洗,通过测定试验前后发射系数的变化来评定涂层试板的耐沾污性。

    2.耐沾污性试验过程中应注意的影响因素

    2.1试验用污染源

    标准对试验用的污染源有明确的规定:细度0.045mm方孔筛,筛余量5.0%±2.0%,烧失量12%±2%,密度(2.70±0.20)g/cm3,比表面积(440±20)m2/kg,反射系数37%±3%。这样的配制灰如果自己来混拼,很难满足其全部要求的,如果规格不统一,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根本无法保证,因此应到标准归口单位统一购买。由于污染源自重很轻,加水后分散性不理想,其中的黑色物质很容易漂浮在水表面,每次刷涂前都应充分搅拌,待混合均匀后再涂刷。

    2.2污染源的涂刷

    根据标准要求每块试板的涂刷质量为(0.7±1)g,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试验结果。用不同的软毛刷,涂刷时的用力大小,都对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刷子的宽度和毛长,用力的重量和次数比0.7g影响要大,刷子宽度不同的话,刷污染源时有的是一道,有的是两道,两道时就有重叠处,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有多少污染源留在试板上,留在试板上的污染源是否均匀。过分用力涂刷的结果往往使涂膜受损,更影响了检测效果。

    2.3水的温度

    由于标准中没有规定测试的环境温度和冲洗水的温度,不同温度的水冲洗的结果不一样,夏天和冬天对同一品种涂料的检测结果往往相差较大。有文章3研究了温度对耐沾污性能的影响。对同一涂膜,23℃下涂膜的反射系数下降率高于15℃,可以超过5个百分点。

   2.4涂层试板

    涂层试板如果密度较低,孔隙率大,吸水率高,在刮涂涂料时会瞬间吸收涂料中的过量水分,造成涂料成膜不理想,同时完成后的试板表面会存在较多针孔,在耐沾污性试验时更容易受到沾污。由于石棉水泥板预处理时要泡水退碱,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变形,这样在刮涂过程中就会造成厚薄不均,这种不均匀对反射率就有很大影响。

    2.5刮涂过程

    标准中没有规定刮涂力度、速度和涂料使用量,但实际上这些因素都会对涂膜及最后结果产生影响。不同的刮涂力度会导致线棒涂布器与试板接触时的不同压力,就会造成同种涂料刮涂后不同的涂膜厚度和不同的反射率检测结果。刮涂速度的快慢也会影响涂膜厚度,通常来说,速度较快得到的涂膜厚度较薄。涂料用量过少,可能造成涂膜不完整,特别是可能造成刮涂末端的涂膜较薄。

    2.6反射率测定仪

    反射率测定仪应符合GB/T9270-1988中4.3的规定,并应定期校准。使用前,如果没有足够时间的预热,数据的漂移会比较严重。连续工作时,在测试的间隙中应将测头放置在黑板上,以防止硒光电池的光电疲劳。

    2.7冲洗装置

    冲洗装置应严格按照标准中的规定,因为水箱容积、水箱高度、水管内径、样板架的角度等都会直接影响样板接触到的水流压力,造成试验结果偏离。

    2.8冲洗过程

    在用水冲刷时,试板的移动速度对冲洗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冲洗时用较快的频率和以较慢的频率左右移动试板,结果会有不同。用较慢的频率移动试板,试板的局部表面上的粉煤灰会被冲去较多,甚至会出现冲刷后试板的表面被污染的状况很不一致的现象。关于冲洗量,冲洗过程要求均匀冲洗,但标准中都没有规定。

    3.结论

    如此诸多的因素造成了耐沾污性的试验结果较分散,要想控制这么多因素相统一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平时的检测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每一个环节的控制。

 

联系我们